夏季需要“熱養”
發布日期:2018-07-13 作者:半島科技 點擊:
在毒辣的太陽照射下,所有關于夏日的記憶,總是繞不開各種“冷”:外出回到家打開空調吹吹冷風,運動得滿身大汗用冷水沖涼,晚上睡覺直接在地板上打地鋪。事實上,在中醫專家眼中,這些貪涼行為不僅無法消暑,反而還會落下病根。
夏季受寒易傷陽氣
夏季屬火,氣候炎熱,是萬物蓬勃生長的季節,也是人體陽氣很盛、新陳代謝旺盛的時期?!饵S帝內經》中說:“陽氣者若天與日,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?!辈浑y看出陽氣對于我們身體的重要性,如果損耗了陽氣會對我們的生命健康造成危害。
大自然有春生、夏長、秋收、冬藏的四季規律。夏天人體陽氣外發,伏陰在內,根據中醫“順應天然”的原則,此時應該養護陽氣,不少人用“涼”對抗“熱”的方式是不可取的,因為陽氣是人體賴以生存的火力,可以推動人體新陳代謝。
古語講“百病從寒起”,可以說寒邪是導致人體疾病的罪魁禍首。夏天是陽長陰消的季節,是添陽的好時機。而寒邪非常容易損陽氣,讓整個人變得倦怠無力。
在專家看來,老百姓常說的“夏天不熱,冬天不冷,遲早要坐病”并不是沒道理。即使在夏天,如果不注意保暖,寒邪同樣會侵襲體內,身體會出現明顯的寒象,如精神萎靡、新陳代謝緩慢、有汗排不出、身體畏寒、四肢冰冷、容易感冒、腹瀉胃疼、患腸道疾病等。還有一些病癥不會立即發作但會潛伏體內,給秋冬季留下病根。
夏天要學會“熱著過”
中醫講要順應時節,夏天該熱就得熱,該出汗就得出汗。因此,我們要順著陽長的規律,采取以熱制熱的“熱養”法。
遠離寒邪
飲食上應注意少食生冷食物,《壽世保元》中說:“夏日伏陰在內,暖食尤宜”。俗話說,冬吃蘿卜夏吃姜,不用醫生開處方,夏天就應該用姜等食物來溫中散寒,把生姜、紅糖一起沖泡后服用效果更好。
并且不要長時間待在封閉的空調房里。也要注意不可用冷水洗頭洗腳,下雨天避免淋雨,因為冷水很傷陽氣。
用熱水泡腳
因為腳是人體的第二心臟,熱水泡腳可以供給它能量,熱則血行,寒則血凝。
熱水泡腳能夠使氣血運行通暢,增加足部的血液流速和流量,增強新陳代謝。水溫以42℃~45℃,溫暖舒適為宜。
常洗熱水澡
因為用熱水洗澡使身體的毛細血管擴張,有利于機體排熱、排毒,并且能夠補充陽氣。水溫一般控制在30℃左右為宜。
另外,也可以用熱毛巾擦臉擦身,不但容易去除灰塵污垢,還能夠排汗降溫,使皮膚透氣,讓人感覺涼爽、舒適。
解暑要喝熱茶
炎炎夏日,一杯熱茶能解暑消渴,這是因為熱茶利于汗腺排汗,可以達到散熱的效果。而且茶能提高脾胃運化能力,把水運送到周身。
夏日受歡迎的冷飲雖然消暑立竿見影,但只解決當時的熱氣,短暫地給人體降溫,并不能真正地解渴。
運動必不可少
《易經》里講“運則生陽”,夏天運動,可以加速體內的新陳代謝,并且有助發汗。夏天要“以汗制汗”,因為依據《黃帝內經》的說法,夏天氣要外泄,運動就是重要的排汗方式。
鍛煉還可以加強熱適應,提高人體調節體溫的功能,防止中暑和一些常見的熱證。但專家特別提醒的是,夏季運動時間很重要,不要選擇太陽很辣的的正午,因為大汗淋漓會傷氣血。
一般建議選擇早上,因為人體早上的陽氣比較弱,這時鍛煉可以補陽氣。還需要注意的是,要選擇慢跑、太極、跳操等不太劇烈的運動方式。
女性更要“熱養”
女性的熱適應比男性差,尤其是體質比較寒的女性,更該注意保暖。女性大多陽氣不足,又以血為用,女性更要注意補陽氣,因為氣能生血。
因此,夏日里女性要特別注意保暖,少吃生冷食物,少吹空調,多運動,做蒸汽浴,達到出汗排毒的目的。